看着阳台这片几平米的小天地,这些年就像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茬“网红”。
有些东西刚出来那会儿人人追捧,没过两年就成了碍眼的摆设。
说到底不是东西不好,而是我们过日子讲究实用了。
推拉门就是个典型例子。
早些年开放阳台多,安个推拉门还能挡风遮雨。
现在家家封阳台,这门反倒成了累赘。
本来就不大的客厅,中间杵着这么个门框,光线被拦腰斩断,通风也受影响。
尤其是梅雨季,门框轨道里积的水汽能闷出霉斑来,清洁时得跪地上用牙签掏缝隙。
您说这是何苦呢?
拆了反倒清爽,客厅立马显大一圈,孩子跑动都不怕磕碰。
落地窗的兴衰更透着几分无奈。
当初开发商宣传时,哪个不是拿“270度观景”当卖点?
真住进去才发现,城市里哪有什么风景可看,对面楼晾的内裤花色都一清二楚。
更别说整块大玻璃要用吊车安装,费用赶上半个装修款。
最要命的是安全隐患——去年台风季就有朋友家整面玻璃鼓成弧形,物业紧急疏散整栋楼。
现在大家学乖了,改做带横梁的分隔窗,既安全又省心。
晾衣杆的升级最接地气。
以前举着叉杆仰头挂衣服,脖子能酸一整天。
现在电动晾衣架带烘干消毒,下雨天照样能穿干爽衣服。
有朋友家装了语音控制的,做饭时喊一嗓子衣架就降下来,手里沾着面粉都能顺手晾衣服。
传统晾衣杆就像算盘,不是说算盘不好,但有计算器谁还费那劲?
拖把池消失得最彻底。
以前觉得在阳台冲洗拖把挺方便,后来发现这玩意儿占地儿又积水,三天不刷就长绿毛。
现在扫地机器人满地跑,洗地机还能自清洁,年轻人连拖把都很少碰了。
我家那个拖把池最后成了猫砂盆,猫主子还嫌它太浅。
金刚网纱窗的故事最讽刺。
当初商家吹得天花乱坠,说防盗防鼠还耐用,结果买回家发现挡光又挡风。
夏天屋里闷得像蒸笼,纱网孔眼大得能钻蜜蜂,防蚊虫成了笑话。
现在都换高透网了,细密得连果蝇都飞不进,还不影响看风景。
这些淘汰品教会我们个理儿:家装不能光看表面光鲜。
与其追那些华而不实的潮流,不如琢磨清楚自己需要啥。
阳台这块巴掌大的地方,用着顺手比看着高级重要百倍,您说是不是?
嘉正网配资-配资114平台登录入口-股票投资公司-股票配资成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